有一群人普通但很偉大,
有一種情單純但很熾熱,
有一個官不大但很重要,
這就是班主任······
用春的溫暖編織夢想,
用夏的激情點燃希望,
用秋的深邃豐富學生的心靈,
用冬的純潔浸潤孩子的思想。
泰戈爾在詩中寫道:“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干葉的事業吧,因為它總是謙遜地低垂著它的綠蔭。”帶著對葉的事業執著地追求和向往,我無怨無悔地選取了教師這一職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著平凡的事情,讓每一位孩子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搖曳在智慧的春風里。
【個人簡介】
劉仙明,中小學二級教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2012年7月畢業于延安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應用心理學,2013年8月至今一直任教于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擔任聽障班主任、數學教學及個別學生的心理咨詢工作,所帶班級曾被學校連續兩年評為先進班集體,個人也被評為先進個人,
【我的教育故事】
班主任工作紛雜多樣,有時累得無暇休息,無暇娛樂,孩子病了磕了碰了,我們比他們父母還著急,孩子有了壞習慣,做了壞事,我們更是自責內疚,為了孩子的事真是操碎了心 。
記得剛帶班時,我們班有一位學生,她就像一只刺猬,總是豎起長長的刺,準備隨時扎傷靠近她的人。她完全沒有聽力,脾氣還很大,不管在操場,還是在教室總是一個人低著頭獨來獨往,低年級同學怕她,同年級同學又看不起她,因此,她總是孤孤單單,沒有朋友。
一天,我正在辦公室寫教案,語文老師突然打電話給我,梅梅跑了,找不到了。我聽了,非常著急,在樓上樓下到處找,可怎么也找不到。我剛要放棄,可猛一抬頭,發現她竟就做在校門口大槐樹下。我是又氣又累。走到大槐樹下,剛要發泄心中的怒氣,可是我看見梅梅哭了,看到她的眼淚,我的怒火瞬間消失了,轉眼一想,何不和她好好談談。我靜下心來,坐在了她的旁邊,和她聊起了天,我問:“你為什么坐在這里,地上很冷”,她答:“語文太難,她不懂”,我又問:“那你跑出教室,你感覺對嗎?”,她說:“不對”。然后我話鋒一轉,又說:“你想讓同學、老師都喜歡你嗎?”她低著頭,不說話,“那老師教你一個方法,好嗎?”我又問。接著我說:“老師知道你心理希望同學和老師都喜歡你,可是你以前用的方法不對,所以沒有人喜歡你。從今天開始你忘掉自己以前不好的表現,多去幫助、關心同學,多聽老師的話,當然也要改掉你脾氣大的缺點,那老師和同學們一定會喜歡你。你能做到嗎?”她用手摸了摸眼淚,輕輕的點了點頭。我和李淑梅拉鉤以示她的決心。我又說“現在,讓我們回到教室,語文老師和同學們都很擔心你,回到教室后,給大家道個歉,可以嗎”,她點點頭。
這件事以后,梅梅有了一些改變,但總還是反反復復,不穩定。接著,在課堂上,我不斷的去鼓勵她,讓她多參與課堂,多回答問題。課下,有時間,就給她補課,和她聊天。慢慢的越來越多的老師開始喜歡她,漸漸的越來越多的同學愿意和她做朋友?,F在的梅梅,完全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樂觀自信,善良單純,樂于助人,做事踏實,再也不亂發脾氣。
經過這件事情,我也對班主任工作進行了深入的思考與學習,發現其實做班主任也很簡單,做好兩點,一個是愛孩子,另一個是富有智慧。
我們都知道,沒有愛便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孩子,明智地愛孩子乃是教育素養、思想和感情的頂峰?!彼?,我要做一個有愛的班主任。
愛就是尊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得好:”在實踐中去尊重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抬起頭來走路?!逼鋵嵨覀兠總€班的學生情況都不一樣,但是每個班都有學習好的,學習差的,對于任何一個學生,我的態度是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我不歧視學習困難的李淑梅,也不偏愛學習優異的羅旺。愛要像陽光一樣,照暖每個孩子的心靈。只要做到真誠真情,我相信師愛是可以改變學生的。
愛就是關心。家長把學生托福給我們,領導把學生交給我們,滿滿的都是信任。學生有個頭疼腦熱,我們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學生磕了碰了,我們要第一時間站出來,天氣變化,我們要及時提醒他們增減衣物,學生遇到困難了,我們要幫他們排憂解難。我們要多多的關心學生。
愛就是細心。我們面對的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家庭,因而個性差異較大。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我們要時刻觀察他們有什么變化,了解他們有什么想法,遇到了什么困難或不開心的事,積極的要鼓勵,消極的要開導,危險的要排除。學生中的一些偶發事件,往往有其因果聯系。如果我們工作再細一點,再深一點,往往能將其消滅在萌芽狀態中,避免重大事件的發生。
在班級的管理中,我們不僅需要愛,還需要富有智慧。
智慧就是做有學識的班主任。聽障學生的好奇心非常強,一下課,他們就問東問西,有時他們拿出語文或英語書來考我。為了在他們面前表現出知識的權威,我不斷的去學習,盡量多涉及各方面的知識,爭取做一個移動的百科全書。
智慧就是做一個幽默的班主任。我記得我上小學時,我們班的數學老師,非常幽默,同學們都非常喜歡他。受到數學老師的感染,我也想做一個幽默的老師。當學生犯了一些小錯誤時,我不是急于批評他們,而是通過重復或夸大他們的動作等幽默的方式進行教育,這樣的效果我感覺更好,也不會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幽默也是需要大智慧的。
智慧就是永遠做一名學生。我們每個人曾經都是學生,那作為學生,我們最想要什么,最想做什么,設身處地地以孩子的眼光、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這就是“心理置換”。學生貪玩、調皮、好動,犯錯是很正常的,這是因為還孩子的心智不成熟,要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孩子的行為。我們不妨想想自己小時的不羈行為和不良想法:你曾經因為貪玩而忘記寫作業嗎,你背后曾說過老師壞話嗎,你曾經拿過別人的東西嗎……在學生中我們往往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們內心要清楚:他們只是孩子,但我們卻常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他們、要求他們,這樣只會增加我們的煩惱。所以,我們要做學生,用學生的眼光看待學生的行為,更多地去傾聽、去理解、去發現,去包容。
教育是一門藝術,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門藝術,值得我們用一身去摸索學習,正如于漪老師所說: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