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礙,傾心育人,做有情懷的班主任
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 王晨
有一群人普通但很偉大,
有一種情單純但很熾熱,
有一個官不大但很重要,
這就是班主任······
用春的溫暖編織夢想,
用夏的激情點燃希望,
用秋的深邃豐富學生的心靈,
用冬的純潔浸潤孩子的思想。
【個人簡介】
王晨,大學本科學歷,中小學二級教師,2013年考入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一直擔任聽障班主任及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工作。連續三年被評為學校先進個人,在學校首屆“如虹杯”教師基本功大賽中榮獲綜合獎第二名。2017年參加全國第五屆教育康復技能大賽榮獲三等獎。2019年參加首屆陜西省聽力語言康復教師技能大賽榮獲教學技能展示優秀獎。2019年自制教玩具《聽障兒童聽覺口語教學康復教具-----會說話的書》在寶雞市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自制教玩具比賽中榮獲二等獎。2019年被評為寶雞市“最美送教上門教師”。撰寫的教育敘事《夜空中最亮的星》發表在《教師報》,撰寫的論文《學齡前聾兒家庭康復策略研究》發表在《教育學文摘》,主持的市級課題《學齡前聾兒家庭康復指導與實踐研究》經教研室審核順利結題,主持編印學前部校本教材《啟音》1本。擔任班主任及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工作以來,康復的20名孩子全部順利畢業,并進入普通學校就讀。
【我的教育故事】
一、真心愛孩子,用大愛情懷育人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睈坌氖菑氖绿厥饨逃睦蠋煴貍涞木袷臣Z,唯有心中有愛,才能時時事事處處教育康復好孩子。晨起入校時,我會熱情接待孩子,面帶微笑向孩子及家長問好,抱一抱孩子,摸一摸腦袋,穩定孩子們的情緒。課間喝水如廁時,我會帶領孩子們如廁,給能力弱的孩子們整理衣褲,并根據每個孩子當天的身體狀況適量飲水。午餐時,精心照顧孩子,指導和幫助孩子掌握進餐的技能,培養良好的進餐習慣,不剩飯、不挑食。午休時,及時細致的為每一位孩子蓋好被子,矯正不良睡姿,不斷巡視孩子情況......齊齊(化名)剛入校時只有2歲多,總會出現哭鬧現象,初為人母的我懂得他是缺少安全感和信任感,當他清晨來校時,我會給他一個親切的擁抱,讓他感受到我的愛是真切的。當他在午睡前想媽媽時,我會走到他的床前輕輕地撫摸著他的后背,哄他入睡。當他午睡總是尿床時,我擔心他起來上廁所著涼,會在適當的時間叫醒他拿一個小瓶子給他接尿,讓他隨時能感受到我的關懷與被愛,不久后,齊齊的的眼睛漸漸明亮起來,來校時臉上總是掛著微笑。
對于這些學齡前殘障孩子來說,一個優秀的班主任,既是嚴父,又是慈母;既是教師,又是保姆,不僅應該把自己的全部的愛奉獻給每個孩子,更應該讓缺失家庭溫暖的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度。天天(化名)剛來學校的時候,總是會和女孩子一樣,學著畫口紅、涂眼影……我主動與他媽媽溝通后了解到由于爸爸一直忙工作,孩子一直和媽媽單獨相處,所以天天身上缺少了男子漢的陽剛氣概,遇事總是哭鬧。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作為班主任的我經常主動與孩子父母溝通,詳細地分析孩子在校的各種表現及原因,共同商量解決孩子問題的辦法,最重要的是讓爸爸重樹父親的責任感,也承擔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同時鼓勵他們讓孩子多與身邊的人交往,擴展范圍,特別是鼓勵孩子多交往小朋友,請小朋友到家做客。在天天生日那天,我們誠摯邀請天天的爸爸和媽媽一起參加,并精心制作了天天成長的時光相冊,一張張精美的照片見證了孩子來??祻秃蟮狞c滴變化,從剛入特校時,依賴媽媽不開口說話到現在主動開口用清晰的語言交流的情景,從靦腆愛哭的小孩到大方沉穩的陽光男孩蛻變?;顒咏Y束后,天天爸爸含著淚水對我們說的那幾句話至今讓我印象深刻?!巴趵蠋?,肖老師,蘇老師,特別感謝你們,我一直以為天天在學校,就是和在家哄孩子一樣,你們只負責讓他吃好喝好玩好,沒想到你們這么厲害,天天變化太大了,又會跳舞又會說兒歌”。慢慢地,天天爸爸和天天奶奶一起加入到了促進天天康復的后援團中,從思想到態度再到行為上,天天一家人徹底轉變了,充分認識到天天媽媽的不容易以及孩子康復更需要整個家庭的溫暖與支持。
二、癡心送教育,用專業改變人生
作為特殊教育學校學齡前孩子的班主任,不僅要做好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更要從孩子的人生發展考慮,用先進理念武裝自己,用專業技能提升自己,改變孩子的人生,做好孩子回歸主流社會的“引路人”。周周(化名)聽力損失嚴重,初入學校時,聽不懂別人講話,只能夠表達2-3個字的音節,且發音清晰度較低。為了改變孩子的現狀,我認真鉆研專業書籍,定期進行聽力、語言、言語、認知等方面的評估,及時進行分析并制定周密而詳細的康復計劃,采用聽覺口語法和口部運動治療相結合的方法,從聽力、言語、語言、認知、溝通等多方面對他進行全方位的康復訓練。發“a”音時,讓孩子把手放在咽喉部感受聲帶的震動,發“m”音時,讓孩子把手放在鼻翼感受鼻的震動,發“p”音時,讓孩子用觸覺體會說話時口腔噴出的氣流情況。一個簡單的音節甚至要重復幾十遍、上千遍才能準確發音、鞏固下來。對于聽障兒童,他們每說出一句話,背后都是幾千遍鍥而不舍的強化訓練。因此我始終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康復一個孩子,挽救一個家庭”;因此我從不懈怠,從不敷衍,從不說“不”。2019年3月,自己不慎右臂筋骨拉傷,醫生建議修養半個月,但是自己顧不得右臂的不方便和傷痛堅持工作,因為我深知孩子的康復離不開我,耽誤一天孩子發音就可能會退步。經過自己專業的康復教育訓練,孩子們現在發音清晰,語句流暢,思維敏捷,交流自如,完全具備了到普通學校入讀的能力。擔任班主任以來,康復的20名孩子全部順利畢業,并進入普通學校就讀。
三、傾心為孩子,用成效贏得口碑
開展家長工作是班主任不可回避的一項重要而繁雜的工作,對于學齡前聽障孩子而言尤為重要。在孩子康復過程中家長扮演著無法替代的角色,是幫助孩子康復的主要責任人。孩子康復的過程中大量基礎性、鞏固性、反饋性的工作都需要家庭的積極參與才能確保孩子的康復取得實質性效果。因此,自己創新性的建立班級“一卡一課”制度,制作家園聯系卡,每天將康復訓練內容及方法告知家長進行家庭訓練。次日,通過回課活動,以學生個人展示、集體展示、家長展示等方式檢驗家庭康復效果,確保效果落到實處。同時定期組織召開家長培訓會,采用集中授課、觀摩教學、個別化指導等多種形式促進家長提高康復水平,協調班級與家庭的教育步調,共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康復工作,保證康復效果。真心換來真情,專業贏得了信任!在付出愛心的同時,我也與孩子們的家長建立了橋梁,得到了他們的信任,收獲了一次次的感動,一次次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