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的耳朵,時刻身伴你左右,與你的每一天都形影不離,馬上要迎來我的生日,一個特殊的節日——3月3日世界愛耳日。據統計數據顯示,全球大約3.6億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的人群中,成人數量為3.28億,占總數的91.1%;兒童數量為3200萬,占總數的8.9%。作為你的摯友,也是你與人溝通和感受生活的重要器官,我必須提醒你,請聽一聽我的“心聲”,關注自己的聽力健康,避免不可逆轉的聽力損失,更好地愛我吧!
一、世界愛耳日知多少
3月3日為什么是愛耳日?因為阿拉伯數字3與人的兩只耳朵相似,因此選擇3月3日。今年是全國第22次愛耳日,主題是:人人享有聽力健康!三大要素:篩查、康復、溝通。
世界愛耳日的由來?
1998年3月,《關于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號提案提出,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衛生部、教育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2013年,衛生組織決定將3月3日中國的“全國愛耳日”確定為“世界愛耳日”。
二、和我一起認識聽力損失程度吧
聽覺功能障礙,俗稱耳聾,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聽力損失。聽力損失分級有以下幾種:
●正常聽力:≤25 dB HL,可以聽到耳語聲,日常生活交流無礙;
●輕度聽力障礙:26-40 dB HL,在嘈雜環境中聽聲可能存在困難;
●中度聽力障礙:41-60 dB HL,可聽到1米處大聲的言語聲;
●重度聽力障礙:61-80 dB HL,對著叫喊才能聽到部分詞,溝通障礙比較嚴重;
●極重度聽力障礙:≥81 dB HL,大喊大叫也聽不到任何詞,通常也不會說話;
三、注意啦!如何愛護我,我有話要“說”
1.生病不要亂吃藥耳毒性藥物有危害
在生病的時候,一些過度關愛自己的朋友總是喜歡吃很多藥,殊不知這樣受傷的卻是我!藥物濫用是致聾的主要原因之一。耳毒性藥物是指毒副作用主要損害第八對腦神經(位聽神經),中毒癥狀為眩暈、平衡失調和耳鳴的一類藥物。
目前臨床上已知的耳毒性藥物有近百種:
●氨基苷類抗生素(鏈霉素,新霉素、慶大霉素等)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紅霉素等)
●抗腫瘤藥物(硝基咪唑、順氯氨鉑等)
●袢利尿劑(速尿、利尿酸等)
●水楊酸類鎮熱解痛藥(阿司匹林)
●奎寧、局部麻醉藥、重金屬(鉛、汞、砷、磷等)
建議措施
●盡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藥物,如必須使用,一定要遵從醫囑;
●一旦發生藥物中毒跡象,如耳聾、耳鳴、惡心、嘔吐、頭暈、皮膚麻木等,應及時停藥;
●不能用另外一種耳毒性藥物替代原來的藥物繼續治療,更不能交替使用兩種以上的耳毒性藥物。
2.耳機黨們別把噪音不當殺手
有一句歌詞是這樣唱的:“音浪太強,不晃會被撞到地上……”如今,耳機黨們經常把耳機對著我大聲放歌,不少人還喜歡出入KTV、酒吧等高音量場所,不規律、高強度刺激的噪音,不但會引起心理不適,更會傷害到脆弱的我!
建議措施
●避免長時間處于85分貝以上的聲音環境中
●減少噪聲源或佩戴防護耳罩、耳塞
●選擇合適的耳機
●不要長時間、大音量在有噪聲環境中使用耳機
●戴耳機的總時長每天最好不超過2小時
●耳機音量控制在安靜環境下聽聲舒適的級別
3.擤鼻涕、耳朵進水容易中招
感冒時鼻涕會增多,若采用不恰當的擤鼻涕方法,我可能會造罪,大家也容易患中耳炎。在游泳時,如果外耳道中的耵聹已經形成栓塞,一旦進水,耵聹就會變軟膨脹,刺激耳道引起發炎??傊?,擤鼻涕、排出異物也是有方法的!
建議措施
正確排除鼻涕的方法:將下巴向上抬起,使鼻涕向后,然后輕輕吸鼻,鼻涕能自后鼻孔排出,然后隨口咯出。為了便于鼻涕排出,可以用1%麻黃素生理鹽水滴鼻,使黏膜收縮,腫脹消退。
耳朵進水正確處理的方法:游泳時最好戴上耳塞,若水進到耳朵里,可以側身將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簽輕輕擦干。
聽了我的告白,對于怎樣愛護我這個重要器官,你們應該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在世界愛耳日到來之際,請你多多關注我的健康,讓我們再一起聆聽世界上更多美好的聲音!
愛耳小貼士
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保護我們的耳朵與聽力呢?以下是一些日常耳朵保護小技巧:
1.注意噪聲防護,避免噪聲性耳聾。
(1)噪聲控制:是預防噪聲性聾最根本、最積極的辦法。我國對工業噪聲制定了安全標準,要求把噪聲控制在90分貝以下。這可以從機器設備、工程建設、生產工藝等多方面采取措施,如消除聲源、降低聲強、限制聲音傳播等。
(2)個體防護:是防止和減少噪聲危害的有效措施。在噪聲強度未能控制到允許的標準時,采取個體防護措施至為重要,如用耳塞、耳罩、隔聲帽等防護用具。
(3)衛生監護:對于已有感音神經性聾或對噪聲易感者,應選擇噪聲低的工種,對長期接觸噪聲的工人,應定期檢查聽力。以便及時發現聽力損傷情況,給予妥善地處理。
2.不要經常挖耳,特別是使用硬質的挖耳勺或長指甲。耳屎(耵聹)對外耳道的正常微環境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反復的掏挖,可減弱這種保護作用,也可能損傷外耳道稚嫩的皮膚,引起感染、紅腫、瘙癢等。遇到耳屎較多堵塞外耳道,應到醫院就診取出哦。
3.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進水。外耳道潮濕可能引起外耳道皮膚腫脹,毛囊堵塞,引起外耳道炎。因此,平日洗臉、游泳、洗澡時要多加注意,避免耳道進水。有中耳炎、鼓膜穿孔時應避免游泳。
4.養成正確擤鼻的習慣。中耳通過咽鼓管與鼻腔相通,不正確的擤鼻姿勢可能使鼻腔的鼻涕逆行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因此,應避免同時捏緊兩個鼻孔用力擤鼻。
5.避免氣壓變化導致分泌性中耳炎。當環境氣壓變化時,會造成中耳負壓形成,誘發中耳積液,形成炎癥或者疼痛。因此在乘坐高鐵、飛機時如出現耳悶,通過嚼口香糖,多做吞咽動作可促使咽鼓管開放,平衡中耳內外的氣壓,避免形成中耳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