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改善殘障學生家庭親子關系,加強父母與孩子的有效溝通策略,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日,市特教學校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師針對部分聽障學生家庭開展了六期親子心理健康輔導活動。
心理咨詢師劉老師向家長介紹聽障孩子的心理特點
承擔本次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的是市特教學校專職心理健康專業教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劉仙明老師,在活動前期劉老師通過溝通、調研,了解聽障高段學生與父母的親子關系情況,制定心理個別輔導方案,有針對性地與部分聽障學生進行一對一交流,了解學生與父母產生分歧、矛盾的原因,最終確定六個家庭進行親子心理輔導活動。
在溫馨的心理咨詢室內,劉老師運用手語、口語相結合的方式和家長、學生耐心地交流,為每一個參與此次活動的家庭搭建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劉老師針對聽障學生焦慮、易怒、多疑的普遍心理特點和每個學生的個性,為父母傳授與孩子溝通的方法、技巧。同時,通過角色扮演,父母與孩子角色互換,引導孩子在生活中要學會換位思考,多體諒父母的不易,多思考自己的不足。針對已經產生親子矛盾的家庭,通過自由聯想、知己知彼和愛我你就夸夸我等活動,引導父母掌握表達愛的方式,讓孩子逐步去感受父母的愛,破除親子溝通的壁壘,架起親子溝通的橋梁,讓雙方放下了芥蒂,親子關系明顯緩和。
劉老師破除親子溝通的壁壘
家長在與老師交流中談到,通過這次“三對面”式的交流,作為父母終于對孩子的許多行為背后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今后的生活中會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心,多發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肯定孩子自己,要承擔好撫養孩子的義務。同時,孩子們也表達了對父母的理解。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將以此活動為起點,科學性、針對性、持續性開展親子心理輔導活動,為殘障學生家庭解決親子矛盾,讓家庭氛圍更加和諧,讓每一名殘障學生在家校共育中健康、陽光成長。